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研究员观点:
地方政府债务
2025年一季度地方专项债合计发行2.43万亿元,其中再融资专项债1.4万亿元,占发行总量高达52%,这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结构的优化需要债务置换的方式支撑,一季度新增的专项债重点投向领域是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土地储备等领域,这表明,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也在稳步推进。二季度地方政府应加快专项债发行速度,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让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
适时降准降息
2025年4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上月保持不变,LPR已连续6个月未做改变,银行净息差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报价行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进出口贸易规模势必有所降低,会议提出要“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不仅是为了盘活国内经济,增加社融规模,支持实体经济,也是为了应对外部经贸环境的恶化。
增收入促消费
根据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长情况分析,中国居民收入总体平稳修复,城乡差距逐渐收窄,但财产性收入增长乏力,整体“工资-消费”循环仍待加强。所以,各地不仅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还需要通过消费驱动拉动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可设置专项领域的消费补贴政策,加大力度实施消费品的以旧换新,让居民有“敢消费”的底气和意愿。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2025年一季度投资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未结束,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连续多季度负增长,而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决定着房地产的“止跌企稳”,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活跃和稳定。对城市更新、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要加大力度支持,不仅能保障民生安全、提升居住品质,还能优化城市空间、改善市容市貌,更能通过具体项目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本次会议的召开,主要是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降低关税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持续保民生、促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