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
研究员观点:2025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通过宏观政策的“组合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对比2024年同期增长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升高,第二产业增幅基本同步,2025年实现良好开局。
农业增长稳健,畜牧业需关注价格波动
一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长稳健,粮食安全基础稳固。从畜牧业数据来看,肉类总产量增长且出现了明显分化,其中羊肉产量下降5.1%,可能是因为价格波动与市场供需引起的。生猪出栏增速远低于存栏,可能与价格低迷导致库存增加有关。
制造业转型升级已见成效
装备制造业与高科技制造业增加值充满亮点,表明我国传统工业的高科技转型升级已见成效,中国制造正通过产业化能力和高科技能力两条腿走路。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增长均超过7%,这说明民营经济的活力正在逐步释放,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服务业增长可持续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均超过10%,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依托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深度赋能,数字化将逐渐渗透并重塑行业格局。随着二季度的“假期经济”来临,预计生活性服务业增速将有明显提升。
消费需维持或加大政策力度
依托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的支持,社会消费品增长态势良好,乡村消费品零售增长超过城镇消费品,也表明社会消费品在逐渐下沉。现需进一步政策发力,维持消费增长态势。
投资结构转型攻坚
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结构分化,在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的基础上,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较高,较好的体现了“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民间投资增长0.4%,扣除房地产后增速升至6.0%,表明民间投资逐渐向非房地产领域倾斜。
进出口将迎来向下波动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态势良好,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考虑4月初美国发布的关税政策及后续产生的连带效应,贸易进出口规模会出现向下波动。
CPI与PPI双降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微涨,反映非必需消费品和服务需求仍疲弱,需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消费刺激政策。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2.3%,降幅与PPI同步,企业利润空间不足。整体来看,结构性通缩还存在压力,但部分领域出现企稳信号。
就业稳定,收入增长
就业形势整体稳定,3月失业率降至5.2%,仍高于年度目标,需进一步解决青年失业、技能错配等结构性矛盾。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与GDP增速基本同步,显示经济增长成果向居民部门逐步传导;同时因乡村振兴政策扶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差距进一步收窄。
总的来看,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地方政府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状况,对地方政策进行评估,针对重点领域及时开展政策执行上的查漏补缺,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同时针对国民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外部风险,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