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研究员观点:
在此次会议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共计三大类共十项措施。总的来说,政策主要为降准、降息和降再贷款利率。
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自2024年9月27日再次降准0.5%,也是2025年首次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这也是自202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从6%降至5%)后的再次调整,本次定向降准力度空前,预计将降低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将定向优惠利率传导至消费端,进而刺激汽车消费,提升行业利润,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此举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本月政策即可落地。此举将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带动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行,为降房贷利息、促消费奠定基础。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这是公积金贷款利率自2024年5月调整后再次下调,此举将直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进而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将带动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减轻居民公积金贷款压力。
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PSL)降至2%。此举旨在通过定向流动性注入支持特定经济领域,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将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中小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放贷;抵押补充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重大基建项目等政策性工程。
同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此举意在通过定向贷款支持,促进行业发展,从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向市场传递“消费驱动增长”的转型决心,夯实乡村振兴金融基础。
本次一揽子货币政策是进一步贯彻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内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政策支持;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外贸紧张局势的加剧,我国将持续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